off

台東有機牛–讓您吃得更健康

↑ 台東種畜繁殖場


台東種畜繁殖場在獲得全國第一張有機牛肉認證後,全力推廣有機牛肉,並請到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設計了十道牛肉料理,中餐西吃展現有機牛的健康鮮美。台東專校助理教授洪維澤指出,有機牛肉運動量足,油脂較少,嫩的部分較少、口感較硬,不過,吃起來沒有腥臭味,烹調重點就是發揮有機牛肉的健康美味及天然原味。

洪維澤表示,有機牛肉較多筋、運動量足的後腿肉、牛腱可以用燉、煮、滷、燴等手法慢慢烹調,煮出膠質與口感;其它則先加入天然的青木瓜酵素醃漬,即可展現出牛肉美味,不過,有機牛較不適合用炒的來食用。新設計的十道美食很有在地特色,包括紅酒燴牛肉搭配在地的金針花、有機蕃茄,牛肉湯則加入川芎、當歸等辛香料,增加口感又養生。

台東種畜場場長陳坤照表示,第一代有機牛口感較硬,但放入冷藏室經過熟成處理,口感即變得又嫩又有嚼勁,未來將推出有機認證的冷凍牛肉包裝,不過因搭配有認證的屠宰線、分切線作業,製作成本高,售價可能比一般牛肉高一倍。

陳坤照場長指出,林牧綜合經營就是指再造林地用牛做為天然除草機,台東場的造林草地已獲MOA協會的有機認證,肉牛部分也已獲得中央畜產會有機認證。陳場長強調,用牛除草,排出的糞便也可做為肥料之用,讓森林永續經營。此外,造林初期約須除草十二次,費用每公頃六萬元,但以牛隻來啃食野草,可節省一半費用,牛隻還會吃「綠癌」、小花蔓澤蘭等有害植物,協助環境節能減碳做環保。

此外,台東種畜繁殖場推廣林牧綜合經營,以達到造林又可同時養牛,一舉兩得的雙倍效益,在大自然中飼養有機牛隻,牛隻成為勤勞的除草工具,又能加速林木生長,好處多多。

陳場長表示,台東場已申請三年計畫,將持續研究造林地養牛的生產效率、繁殖效率及肉質改善,並進一步培育有機牧草。目前台東種畜繁殖場共有四十頭有機牛,一年生產的小牛則有十八頭,近日包括金門畜產試驗所人員前來觀摩,希望引進技術外,雲林縣也有意引進該技術,陳場長指出,雲林縣有六百公頃土地可造林、養牛,如順利發展,還可減緩當地的風飛砂等問題。

↑ 小牛其實和小羊長得很像


↑ 這己經是三.四個月大的小牛


↑ 園區裡唯一的公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