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1: 前瞻基礎建設的層面包括什麼?
答1: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係屬國家發展計畫的四年政策,其中「五大社會安定計畫」中「社會照顧計畫」,以採「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照顧政策,建置以社區為單元推廣社區型的長期照顧服務之社區整體照顧及醫護系統,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規定:「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其他相關法規,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長期照顧服務法、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法條內,皆明確規定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均應辦理相關對象之事故傷害防制措施,與維護相關之建築物管理、公共設施、公共安全、建築物環境、消防安全管理、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事宜。
其中有一環節係針對因應人口老化及人口結構型態變遷而推動的社會照顧計畫。面對逐年升高的高齡與少子化的趨勢,未來居住生活環境的空間與需求,將會是一種考驗,其中又以鼓勵老人走出戶外為要,故人行環境服務空間是我們首要的考量。我們一直盤整既有的人行環境的步行系統,藉由都市公共通行空間串接人行步道,並融入無障礙通用設計原則,以因應高齡化社會結構的需求。
問2: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請問受訪者對建構高齡化社會人行的通行環境有什麼看法?
答2:依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評估,臺灣於1994年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已超過7%,邁入「高齡化社會」。而104年為臺灣人口轉為負成長,老年人比重正式超過幼年人口,老化指數逼近100%,據推估五十年後老年人口將比幼年人口高出四倍。人口結構幼年、青壯年及老年三階段,人口結構比率改變將由103年幼年14%、青壯年74%、老年12%,至150年轉為幼年9%、青壯年50%、老年41%,老年人口相較於103年將上升1.6倍,臺灣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將於150年高於日本與南韓。
面對逐年升高的高齡與少子化趨勢,未來人行環境服務空間與需求,將提升服務品質與機能,透過都市計畫架構檢討與細部計畫之研擬,從都市設計審議規範要求人行環境基本空間,與規劃適宜的步行系統。藉由都市公共通行空間(公園、綠地、街角、建築公共通行空間)及人行步道系統之整備,融入無障礙通用設計原則,以因應高齡化社會結構之需求。
如同前面剛剛提到的,我們公共通行權的改善與實施計畫主軸就是了解她們最真切的需求。首先,我們有邀請社福團體代表共同研商無障礙建置方式,並在本期前瞻計畫擔任督導與道路的審查及設計,藉由前端的審查機制確保道路的設計手法及工項內容能符合社福團體的需求及使用目的,另社福團體推薦的路段將可透過各縣市政府進行提報,本署將優先列為重點改善路段並且經由本署每年辦理的市區道路考評制度,透過對各縣市評鑑,來確保道路的品質及使用管理。
問3:另外想要請教受訪者,對於前瞻基礎建設之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的推動感想。
答3:本計畫推動以來,各縣市及鄉、鎮、市、區首長多次反應,地方有長達20多年以上道路未進行維管,已影響民眾行的安全,經了解截至107年底止,地方政府申請需求數已達407億元可知,本計畫第一期(106-107年)補助經費僅為82億尚不足以滿足地方建設需求,故各級地方政府殷切盼望能夠補助並改善道路環境品質,以確保人民行的安全,而在第一期計畫補助中對於偏鄉更是本署協助重點之一,本署了解城鄉差距,財政差異,偏鄉人民只求第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如司馬庫斯「上帝的部落」苦等了那麼多年,多次向地方爭取改善皆因經費不足無法改善,如今中央政府接地氣聽見地方需求,協助偏鄉部落改善了道路,讓部落人民有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更帶動該區整體觀光,共創經濟新區域。
問4:政府部門除了透過硬體建設外,還有什麼政策配套作為。
答4:屏東燈節好精「綵」,低碳健康踏步走
2018屏東綵燈節接近尾聲,為讓大家把握最後時間欣賞美麗燈飾,縣府於3日舉辦了健走活動,一起從千禧公園出發,沿著萬年溪畔,一邊健走一邊欣賞美麗的綵燈節燈飾,縣府也準備了1萬份LED可愛小髮箍送給參與民眾,潘孟安縣長及在地議員也一起戴上,萬人健走形成一片移動燈飾畫面,場面非常吸睛。 (出處:https://www.pthg.gov.tw/plantou/News_Content.aspx?n=B666B8BE5F183769&sms=6B402F30807E7BB3&s=7FDB6CBA0EA95197)
問5:請問公共通行權的議題在地方是如何推行的?
答5:延續剛剛所說的因應高齡化的需求,我們公共通行權的改善與實施計畫主軸就是了解她們最真切的需求,也就是真善美。真─真實需求:經由邀請年長者、視障者及身障者傾聽他們的真實需求以及對於未來的期許及願景,作為未來的執行方向;善─善意良知從心出發:本項宣導活動係誘發學生的良知,喚起並重視自己行走的權利;美─美好的未來:藉由徵件的創作發想,自省不要成為路霸佔用行人通行空間,讓普羅大眾共同營造美好的未來,經由真善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活動設計,讓整個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的軟體建設確實反映民眾需求且經由自發性的自我重視省思進而達到人人不要成為路霸,人人皆有良好的通行空間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