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10月份  第581期之五 美亂來 將迫使中國反扭曲操作美國參議院於10月3日,以壓倒性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人民幣法案。此法案授權美國的財政部可片面地認定他國操縱匯率,而且課徵報復性關稅。 文.林建甫 ![]() 過去20年來,美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廉價的中國大陸商品導致美國的一些產業關門,工作機會因而減少。尤其近3年的進出口資料顯示美國的貿易逆差中,中國大陸的逆差便占了一半以上。美國一直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大陸人民幣低估的結果。 然而,於2005年到現在人民幣已經上升了30個百分點,美國的失業率也沒有顯著地下降,甚至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占赤字比例仍一直攀升。因此強迫人民幣升值,不見得可以解決問題。 另外,對中國大陸商品徵收嚴厲報復性關稅或施以其他種種懲罰性措施,只會導致中美關係轉壞。中國大陸現在不是省油的燈,也可能會在其他方面施以報復措施,諸如拖延美國商品進口海關檢查,或者也會對美國商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最簡單的是中國大陸透過反制美方目前的扭曲操作政策,則最近美國趨向穩定的經濟狀況及強勢美元就會不再。扭曲操作下,美聯儲賣出較短期限的債券,買入較長期限的國債。中國大陸剛好可以把手上的大量長期公債賣回給美國政府。美聯儲大力買,這時候賣,剛好可以賣個好價錢,不但將讓中國大陸加大話語權,更可在美元處於高價位的同時賣出美債賺取匯差,進一步調整中方自己的資產配置。 市場上長期利率下降就有限,美國房地產現今4%以上的貸款年利率,就不容易走低,將不利房市的發展;另一方面降低借貸成本再融資的刺激會減少,經濟的增長就好不起來。甚至只要中國大陸放出風聲,不一定真的去做,扭曲操作的政策目標就完全被打折扣。 此法案就如同其他的貿易障礙一般,不僅損人,更不利己。《紐約時報》看不下去,因此就發表題為「The Wrong Way to Deal With China」的社論指出,美國參議院的匯率法案是個壞主意,如此與中國大陸打交道方式是錯誤且態度粗魯。因此後續眾議院還有得吵,判斷歐巴馬對這方案應該不會支持。 我建議美國該做的是賣些中國大陸一直想買的技術、產品,或讓中國大陸大力投資美國的房地產。這樣對雙方可能都有利,對世界經濟也更好。 ※理財周刊58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股匯落底 會賺股 ◎編輯檯>賈伯斯最後的禮物 ◎全球理財觀>美經濟復甦 短期看不到 ◎發燒話題>賈伯斯最後一役 鎖定大陸市場 ◎基金贏家>美歐開始印鈔賽 助長金價上漲力道 ◎新股報導>凌通 明年多媒體產品成長動能大 ◎特別企畫>ECFA發酵商辦還有大行情 ◎原物料市場>近期棉花價格 創造原物料投資人進場機會 ◎本周關鍵強股>國慶變盤 金融、百貨觀光有表現 ◎贏家祕笈>減持多方部位 保留資金等底部浮現 ◎理財向下扎根>全台走透透啟動 從淡江、銘傳出發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8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