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第一篇  上一篇(9) 第10篇 / 共29篇 下一篇(11)  最後一篇

101年08月份  第624期之五

跟中國有關的是下半年投資主軸

根據財政部八月七日所公布的數據顯示,七月出口額為二四八.五億美元,較去(二○一一)年同期下跌了一一.六%,已是連續五個月出現負成長,更創下今年一月以來的新低紀錄,出口下滑主要原因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資通訊產品出口持續減少。


文.曾光輝

  當然,國際環境因素變差而衰退是可以理解,但實際上將責任推給「環境」就好了嗎?

  再以財政部統計長的說法:「如果以出口地區觀察,對美國出口的年減幅最大,達到二○%,主要是因為資訊和通信產品減少了七.三億美元,減幅達到六成多。」 就宏達電(2498)我所蒐集到的資料來看,今年前六個月,它的營收就減少了新台幣七百億元,如果再加上七月份,也就差不多是這個數字,大約八百億元,所以宏達電的整個出口減少,對我國的出口有很大的影響。

  終於點出問題所在了!一個將工廠設在台灣,用台灣的勞工,在台灣繳稅的企業肩負起對美國出口的重責大任,當宏達電因專利權和蘋果打官司時,政府做了什麼?當宏達電的產品被扣在海關時,政府又為它做了什麼?

  影響程度那麼大,對照於當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業要祭出雙反時,中國商務部的反應是什麼呢?以下是當時的新聞,「新華網北京五月二十四日電(記者雷敏、吳宇、鄭曉奕)……中國商務部也發布公告,認定美國部分可再生能源產業扶持政策違反WTO規定。」

  這次中國太陽能產業對美去年涉案出口額為三十一億美元,而中國在去年對美出口已達三千億美元,中國政府就跳出來說話了 !

  鴻海(2317)郭董在近期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對於入股夏普這件事表達了「看衰的多,給掌聲的少」,難怪有人說「企業留在台灣是等死」。

  根據韓國央行二○一○年的統計資料,韓國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八七.四%,日本為二五.一%,中國為四九.五%,也就是說,比重愈高,受外在環境影響程度就會愈大。

  台北股市的上市櫃公司中,從今年元月份算起,傳產股的巨大(9921)從一二○元漲到一六八元,正新(2105)還原權值從五十七元漲到七十八.九元,美利達(9914)從七十一元漲到一三三元,統一(1216)的方便麵在中國賣得嚇嚇叫,股價從四十元漲到五十四.二元,以上都是創下十年新高價。

  再以金融類為例,F-中租(5871)從二十七元漲到五十一.七元,也創下掛牌以來的新高紀錄,而留在台灣靜靜等待的金融業,還在山下慢慢往上爬,大家不都是同樣面臨到歐債相同的問題嗎?差別就在內需市場的大小,企業機會就會大不同,當然股價就會不一樣。

  中國自前幾年開始打房以來,經濟緩步減速,也有自己內部的某些矛盾和問題,但總的方向至少是對的。

  溫家寶的經濟政策往「重質而非重量,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不意味經濟減速」,在上個月隨著經濟變化二次調降利率,目前可以看得出來,外要應付歐債產生的問題,內要對抗隨時可能出現的通膨,就算是摸著石頭,也要想辦法過河。

  對照於台灣,在處理內政問題上,光是油電政策和證所稅,就搞得怨聲載道,股票市場也會投票的,類股中給了答案,孰強孰弱呢?不就很明顯了,就不能怪說有人在炒作。

  我們期待兩岸投保協議的簽定,以保障台商應有的權利,甚至擴大運用中國內需市場,所以從未來政策面和市場面看,跟中國有關的,都可以作為下半年的投資主軸。

※ 理財周刊62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報導>賺中國財一次搞定

◎產業追蹤>中信、富邦領軍 金融法說聚焦兩岸題材

◎名人理財>艾菲爾精省生活 退休不用愁

◎台股火線>配合Win 8新機量產 友輝營收進補

◎特別企畫>2012下半年全球展望

◎特別企畫>三關鍵指標 透視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

◎林建甫專欄>實價影響房價?關鍵在地方政府

◎企業特寫>達易特跨足基因醫美 明年進資本市場

◎產業追蹤>國際市況不佳 太陽能寄望亞洲市場

◎美股前線>美股可望重演第四季傳統旺季行情

◎基金贏家>股票型基金宜逢高減碼 拉回再承接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24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9)第10篇 / 共29篇下一篇(11)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