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102年05月份  第665期之四

有所為有所不為

截稿這天,日經指數在連續大漲多日後收在一五六二七點,追上美國道瓊指數的一五三八七點,是安倍經濟學發揮效益,還是股市大漲之後隱藏著更大的危機?這顆裹著糖衣的毒藥,為了走出失落的二十年,日本說怎樣也得吃下去。


文.洪寶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積極推出「三支箭」,分別是大規模財政刺激、超寬鬆貨幣政策與強調結構改革的經濟成長戰略。前兩支箭已讓日圓對美元貶破一○三元,以及讓日本股市在半年內飆漲近七○%,且交出第一季GDP3.5%佳績。不過,單以GDP來看,一因大舉增加政府支出,二因日幣大幅貶值,這數字本就不難達成,若以此判斷日本景氣復甦,仍言之過早。

  但不可否認的是,日股真是今年全球的吸鈔機,根據統計資料,日股基金上周(五月九日至五月十五日)爆量吸金約六十八億美元,是二○○一年以來的單周新高。

   證所稅修法在即,台股上演衝關行情,但財政部表示,在新版證所稅修法三讀、總統文告前,台股若達八五○○點,券商仍須按現制先行扣繳證所稅,民眾還是要先繳稅,待證所稅新法實施後,再退稅於民。如此多此一舉的做法,不知是政府人力太多?還是公務員太閒?

  台灣三月平均薪資四一六五二元,月減33.19%,創近四年來最低,薪水不漲,物價卻猛漲,老百姓焉能安居樂業?遙想馬英九總統選舉前所提的六三三政策,經濟成長率每年六%、失業率三%、國民年所得每人三萬美元的目標,對照此時此景,真是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前四年沒達成,民眾再給了四年機會,雖說全球景氣不佳,台灣難以置身事外,但這就是政府要有所作為、有所表現之時刻。不要再問什麼「日本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的話,而是看看人家做了什麼?而我們又做了什麼?

  光一個證所稅就可以反反覆覆、擾民至此,人民公僕,真正服務人民了嗎?

※理財周刊665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省世代風潮股興起

◎名人理財>富家女羅淑蕾白手起家 投資預售屋身價上億

◎未上市股報導>順天堂大舉跨入植物新藥 年營收增長二位數

◎財金觀察>馬與安倍求變 孰難?

◎房市觀察>房地產520檔期的價與量

◎外匯/黃金走廊>債市多頭已死 但空頭未必會來

◎美股前線>美國QE政策態度開始轉變

◎產業追蹤>帆宣藉台智網 大舉進軍光纖網路

◎解碼房市>5年漲1倍 新竹關埔重劃區再漲10%

◎基金風向球>美股驚漲 下半年鎖定生技、周期性消費基金

◎理財我最大>比佛利山莊整形名醫 劉憲宗專業醫美建議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65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21)第22篇 / 共30篇下一篇(23)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