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03月份  第709期之四 開放非萬靈丹服貿爭議不斷,政府強調只有開放市場,台灣才能走出去,經濟才會好,但自由化真的是萬靈丹嗎?服貿簽或不簽對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些到目前為止都是說不清、理不明,學生已經抗議這麼多天了,民眾的心也被逐漸撕裂,公民集體焦慮的現象已經出現。 文.洪寶山 「服貿」從成為親朋好友間必談的話題,就快成為避談的議題,為何會如此?因為選邊站,就如我上周所說,這個社會只能接受非黑即白,非正即反。政治不容易解決,服貿的爭議何時落幕,恐怕還遙遙無期。 但自由開放真的能救台灣的經濟嗎?台灣在2002年加入WTO,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往自由貿易邁出一大步。2010年與中國簽訂ECFA,也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但經濟成長率有因此擺脫衰退,邁向成長嗎?有因為市場開放,老百姓過得更好嗎? 再繼續看下去,現在民怨之一,國人的實質薪資所得倒退,而失業率從2001年開始就沒有低於4%過。 以雜誌出版來看,到書店或便利商店看看,是否有過去知名的雜誌品牌消失了?民眾荷包不飽,雜誌銷量衰退,印刷業沒訂單,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 政府不斷告訴我們,開放會把餅做大,但開放這麼久了,為什麼看不到明顯的效果?而今年元旦馬總統才信誓旦旦說,今年要拚經濟,試問:那前幾年是在做什麼? 開放是一條必走的路,但不能忽略台灣不論在產業結構或勞動結構都出了根本的問題,過去重視資本密集產業,將大量資源投入,在環境變化時,本來研發能力就不如人的台灣完全沒有應變能力,導致市場節節敗退,這是本質競爭力的問題,跟市場開放沒有關係。 試問,宏達電的手機會因為市場開放就賣贏蘋果或三星嗎?你我都知道,並不會。所以開放只是疏通管道,沒有好的人力、好的產品,依舊無法走出去。而開放,沒有適當的配套,體質孱弱的台灣將難以面對即將來襲的資金與人才。 ※理財周刊709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主文>三展預告好兆頭 電子產業春燕到 ◎洪寶山發行人語>開放非萬靈丹 ◎特別企畫>「都教授效應」帶動文創新亮點 ◎購屋Mrs. Right>存20萬元就買房子! ◎台股棋手高志銘>喜獲新訂單 欣技、華晶科股漲慶賀 ◎名人理財>羅霈穎:轉個彎,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股市先機>潛伏半年之久 南紡蓄勢待發 ◎人氣名師李澤澄>基亞抗肝癌新藥 拚台灣第一 ◎股票期貨>本周建議嘉澤與健策偏多操作 ◎國會天地>劫貧濟富 二代健保殺很大 ◎基金風向球>股債互補又配息 平衡型基金再吸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709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