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26日(六)下午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今年的重點在於獎勵創造平台或機制,鼓勵文化內容之原創,對於形塑臺北形象,貢獻卓越者。最後評選由從事藝文社會企業,並成立南村落舉辦各式文化扎根活動的韓良露女士;長年致力於設計發展、美學耕耘,且開創設計創意平台的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以及結合眾多關心表演藝術及熱愛戲劇、舞蹈的人力,致力於台灣藝術環境與文化發展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獲得本屆文化獎殊榮。
韓良露-城市的文化魔術師2006年,韓女士開創了社會企業-南村落,作為另一個與社會溝通與交流的藝文平台,透過南村落深入街區,自發性與自費開創了許多文化扎根活動,帶領市民了解社區的文史,並為老樹、老屋、老傳統等請願,每周數場的活動,用實際行動力關懷鄰近的環境,將自身擁有的社會資源反饋在政府固定專案,投入大量網路、媒體廣播等社群資源,策畫不同面向的文化推廣活動,如春天潤餅文化節、北區國際光點計畫、儒道節氣生活祭、台北古蹟日活動、原住民族文化遊、台北文獻生活節與北投公園百年紀念等,努力形塑台北的文化形象,街區文化、深厚人文底蘊、精緻飲食生活,將文化傳遞化為親切可觸的溝通平台,透過主題紀錄片、主題網站、主題社群網路等,在廣大的文字與群眾基礎上,從具象到抽象的為海內外民眾勾勒城市美好文化生活的認識。
韓女士以筆耕傳遞城市的文化訊息,客觀性地評論台北城市的食衣住行,內容既有文化的反省、遠矚性的觀察,也有對生活技藝傳承的論述,透過文字傳遞的訊息,讓全民反思與往前邁進。她對城市的文化記憶,化轉為筆下一幕幕的城市傳奇,其中,韓女士撰寫的台北回味,以小吃的美食書寫,帶出台北城市的前世今生,句句道出城市深沉的底蘊,也以此書獲得了九十三年台北文學獎的肯定。
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城市的創意魔術師2006年,由台灣跨領域、跨公司團隊等設計相關工作者自發組成,發起舉辦台灣設計師週Taiwan Designers’Week,創造屬於台灣的設計創意分享及交流平台,促進台灣設計師、設計團體、設計產業分享年度發展成果,構築台灣設計定位,進而努力將台灣設計推向國際,使台灣設計於國際間的定位更明確。
台灣設計師週因應台灣設計師與產業發展的屬性,相較於其他國家更強調台灣設計師的思維,匯聚、整合、歸納展現台灣設計美學與概念。自2007年發起第一屆台灣設計師週主題為「Let's Talk」,於台北市信義誠品舉辦,獲得超過200位設計師共襄盛舉,吸引約5萬人次參觀。藉由“整個城市就是設計師週的概念”,企劃「逛設計-Go Design」、「開放工作室 -Open House」等七個主題,引發台北設計新能量,並開放民眾報名參觀、交流,體驗設計工作的真實面貌。
2013年台灣設計師週以「AROUND – Ideas Within Life」為主題,論述「設計就在日常生活裡」,期盼民眾更加體會設計的本質。更藉「AROUND」強化推動“整個城市就是設計師週的概念”,串聯台北市各大推廣設計、藝術、創作的聚落空間、重要展會活動,共築展現整個台北市的設計能量。藉由台灣設計師週為介面,看見不同生活習慣、社會文化中所累積的設計思考,蘊含於我們的城市生活當中。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城市的藝術魔術師1992年,由創意顧問吳靜吉博士、電影學者徐立功、電影導演柯一正、戲劇編導羅北安、劇場編導李永豐等人共同策劃組成,2001年並加入資深編導吳念真,由李永豐擔任執行長。稟持「讓風吹動,迎風向前走」的精神象徵下,結合了眾多關心表演藝術及熱愛戲劇、舞蹈的人力與智慧,致力於台灣藝術環境與文化發展。
專事兒童創作的「紙風車劇團」、成人歌舞劇的「綠光劇團」、現代舞蹈團體「風動舞蹈劇場」、兒童戲劇教育推廣「兒童創造力工作室」、肢體開發表演訓練課程的「表演學堂」、舞台佈景道具燈光音響設計製作的「風之藝術工作室」等,都建立了更多元的體系,整合各種表演資源,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培養更多編導、行政和技術專業人才,為文化藝術紮根工作盡一份心力。
2009年「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推出子計畫《紙風車格列佛人體藝術探索館》,獲得「總統文化獎」與「金氏世界紀錄」的肯定。八八水災之後,紙風車立刻召集來自全省各地近200多個名志工成立兒藝大隊,開辦30個為期半年的生活藝術輔導營隊,每周到災區陪伴受災孩童,進行藝術創意課程。2011年12月,為期五年的《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在新北萬里劃下完美句點,全場6,500人見證之下,完成募款2億,觀眾人數80萬人,成為台灣前所未有的紀錄。
第十七屆臺北文化獎另於2013年10月25日1830-2130時假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秋天愛戀臺北】文化獎推廣論壇,邀請三位得主進行跨界對談,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感受他們推動文化活動的熱情,讓更多朋友知道台北值得自信驕傲的人文風情,讓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設計與戲劇藝術工作者,激盪出更多推動台北進步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