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102年10月份  第686期之三

解決失業問題的一帖良方─再造技職教育

口述.林德福 執筆.金麗萍


  今天,我們看到許多社會問題,往往根植於新制推出前,未作全面性的評估;草率上路的情況下,現在,只能自食惡果。

  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正是顯例;它的根源,正是來自於當初似乎立意良善的九年國教制度。那時,催逼著許多志不在念書的孩子,走上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路。

   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被一種偏頗的價值觀極度驅動下,人人都是大學生,家家不乏有碩博士的子弟。只是,我們的青年學子從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碩士至少兩年,再到博士至少四年,十多年與課本為伍,恐怕早已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溫室花朵;這些孩子,企業往往避之唯恐不及。

  

重建年輕人動手做的能力

  近來,社會上開始意識問題的嚴重性,苦思解決之道。在此,我認為,再造技職教育,將是一帖良方,從基礎著手,重建年輕人「動手做」的能力。

  事實上,不少技職學校已做出成績。我親訪一些技職學校,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中學習端盤子、服務客人,上課就像在工作;過往,由台灣製造業打造的經濟奇蹟,今天,我在這群孩子們身上看到台灣服務業的希望。

  

技職教育縮短就業距離

  在我服務的雙和地區,包括復興商工、智光商工,以及楊梅的永平工商等技職學校,都辦得不錯。它們建立扎實的實作課程,積極與業界建立建教合作;甚至,學生還未畢業,就被企業預定了;這使得學生在校學習的目標明確,企業也可隨時注入新血,彼此間順利建立了良性循環。

  以復興商工為例,這所以設計美工見長的技職學校,已與業界知名的動畫公司樂陞科技簽訂合作協議;目前,在即將畢業的年級中,已確定有兩班被樂陞預定,學生一畢業,就直接到樂陞上班。

  

培育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對於這一批復興商工的同學而言,如同坐上了就業直達車,何需在家中枯等半年,甚至更久的待業期。另外,永平工商餐飲科的畢業生也不落人後,常常是大飯店搶著要的人才。

  技職生成了職場常勝軍,並非偶然;學校在課程設計規劃時,早已與企業密切連結。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更期盼政府主動正視技職教育,並提出具體可行的作法,積極導入相關資源,讓我們的青年人,都能成為企業的搶手貨。(文未完)

※理財周刊68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電金併購 參股合資 新題材股竄出

◎CEO理財>投資不敗 基金女王林寶珠從零到上億人生

◎國會天地>解決失業問題的一帖良方-再造技職教育

◎社長的話>美國國會休兵與美國國際聲望

◎股票期貨>英業達、F-TPK避險操作

◎產業追蹤>指紋辨識大商機 陸行之也叫好

◎能量論台股>指數區間震盪 個股多空皆可獲利

◎權證精選>留意蘋果新機題材及金保會、大廠法說

◎解碼房市>南紡夢時代未開先轟動 帶動台南東區房價先漲40%

◎企業巡禮>玉山高粱888萬拍出 台酒朝文創等三方向擘畫

◎理財我最大>張明才:心血管疾病 冬季為發作高峰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86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14)第15篇 / 共24篇下一篇(16)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