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104年05月份  第767期之四

從亞投行爭議看台灣危機

這次朱立倫赴大陸進行國共論壇,藍綠又是一陣老掉牙,讓中共笑歪的論述鬧劇。有分裂的台灣,何愁中國不將我們當作鷸蚌生擒?


文.宇文茂

  中國籌畫亞投行絕非一朝一夕,呼應同時間推出的「一帶一路」,可見中國的政經發展策略早已脫離過去官樣文章、虛應故事。套句流行的話,中共是玩真的。

  台灣在創始會員國截止報名前,才在輿論的壓力下慌忙報名,當然也在準備不夠下被從創始名單中剔除。更令人擔心的是,從報名參加到被從創始會員名單中剔除,國內藍綠政黨始終擾擾攘攘,鬧得不可開交。

  

台灣面臨邊緣化危機

  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在面對國家發展問題時,既無前瞻能力,也無精確的策略思考;在新方案或新計畫擬定時,既缺乏論述能力,也缺乏執行能力。

  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計畫,眾所周知,具有多重戰略目標。從經濟面而言,絕對是將過剩的產能輸出,也就是消化過剩產能;從金融面看,中共試圖透過國際組織與結盟,包括自由貿易協定,以及亞投行,讓人民國際化早日實現,更終極的目的則是透過經濟實力的展現,去發揮國際政治的影響力。

  對於台灣而言,中國在世界的政經影響力愈大,被邊緣化的危機就愈大。針對台灣尋求出路的意圖,中共目前是採取開小門、關大門的態度,例如不讓台灣加入亞投行,卻開闢平潭自貿區,專攻兩岸經貿;簡單地說,台灣必須在「一個中國」框架下,進行互利、交流的活動。

  

台灣參與亞投行 利大於弊

  台灣處於這樣微妙又難以掌握的處境,並非無計可施,只是我們的思考既無宏觀能力,也無創新能力。以宏觀能力而言,我們的憲政體制是過渡型的大國體制,不僅不是企求政治的長治久安,甚至還模仿大國的政治體制,包括五權憲法,以及兩黨壟斷型運作,不只政府冗員充斥、浪費資源,又無效率,更淪為大黨的政商分贓政治。

  一樣是小國型態,例如瑞士、挪威都有迥異於台灣或其他大國的政治體制與發展策略,包括國民所得等經濟表現都遠勝於台灣。在國家發展策略上,有敵國或大國環伺的以色列或新加坡,也有比我們出色的政經表現。

  就亞投行的議題而言,我們連組織的本質都沒搞清楚,藍綠就已經為了政治圖騰混戰一番。

  亞投行其實跟自由貿易協定一樣,是利大於弊(Z>B),因為它是國際性組織,經濟愈全球化,我們就愈不能自外於這樣的國際組織,否則就是會被邊緣化。但是一般而言,國際組織無論是遊戲規則的制定,或是利益的分配,仍是強國或大國來主導或占有,例如未來參與會員國的基礎建設,或者是對於貸款的需求,小國多半屬於被宰制與分配的地位。即使如此,台灣仍有不得不參與的客觀情勢。

  好比我們過去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或是未來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都是「參加了未必最有利,但是不參加卻是最不利」;其次,考量與中國互動之間的名目與策略問題,關鍵在於形勢比人強,我們能用的籌碼的確是愈來愈少。這樣的困境之於兩岸的政治交流,又是一場小對大、明對暗的不對稱遊戲,因此,夜行人吹哨,自己壯膽,不能瞻前顧後兀自叫囂,只有讓對岸竊笑。

  

務實凝聚共識 才能對抗大鯨魚

  以這次朱立倫赴大陸進行的國共論壇為例,藍綠又是一陣老掉牙,讓中共笑歪的論述鬧劇,一邊堅持九二共識,另一邊控訴傾中賣台。有分裂的台灣,何愁中國不將我們當作鷸蚌生擒?這個看起來是惡性循環的宿命,台灣只有憑藉民主體制所累積的智慧與策略來扭轉,而不是像狗咬尾巴般一直繞圈子,才有可能走出窠臼,自我解套。

  面對中國崛起,連美國都處於挨打的位置,尤其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更被形容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可見中國不斷在複製強國模式,意圖謀取世界霸權地位。

  身為美、中兩強中間的台灣,是要左右逢源,或被兩面夾殺,有賴我們凝聚共同意志與方向,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空間。

※理財周刊767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萬點暴賺 M戰略

◎關鍵報告>台股萬點衝關停聽看 搭末班車怕遇大甩尾

◎發行人語>強化自己就能反霸凌

◎理財我最大>高風險高獲利 林迪重暢談法拍屋「眉角」

◎基金風向球>台股衝萬點 績優基金前十大推薦

◎王信傑股市豪傑>都更案完銷 14xx獲利挑戰新高

◎謝文恩籌碼相對論>9759支撐 金融高檔不追價

◎李永年獅公開講>外資學壞了

◎解碼房市>地震頻傳 台灣建築也應該有安全履歷

◎房地產會客室>政府可加稅 但不可急遽加重稅

◎焦點評論>從亞投行爭議看台灣危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767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12)第13篇 / 共35篇下一篇(14)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