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01月份  第804期之六 下台是負責?還是卸責?文.洪寶山 ![]() 民營企業如果經營不善,主事者必須扛起責任,檢討反省經營策略,進而勵精圖治,帶領企業突破逆境,反敗為勝,這是我所認為的負責。因為若不是如此,身為企業領導人任由企業腐敗不堪、不思進取,代價就是公司破產、個人身敗名裂。就因為代價如此慘重,所以企業領導者面對經營大事,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他必須對每一個策略、每一個成敗負責。 但我們把鏡頭拉回到政府與主政者,每每出大事時,官員們都是下台以示負責,我認為這根本就是假負責真逃避,一走了之總比留下來收拾殘局來得容易。這絕不是真正的負責態度。更何況官員們在離開原有職位後,也有不錯的位置等著他,也許事情更少、責任更輕,但報酬絕對不會少。試想,下台可以如此的沒有後顧之憂,誰願意在上台時戮力以赴?經濟成長率少了多少,外銷訂單掉了,出口減少了,媒體謾罵四起,人民抱怨不斷,結果呢? 人民希望看到的是積極可行的策略,面對台灣產業轉型問題,如何協助產業找到利基型的方向?面對出口困境,如何用政府的力量,幫助企業打通海外市場?面對資金外流問題,如何制定吸引資金來台的策略?面對人才匱乏問題,如何從教育根本培育人才?種種問題,這些年來政府也不斷在提,但很遺憾,都是聽到口號,而沒看到具體的成效。 很遺憾在這次大選後,行政院長毛治國就立刻請辭,儘管未被批准,也以請假方式不上班,恣意而為,實在是官員錯誤的表率。 身為行政首長,理應以任事為先,國家大事應該都是他念茲在茲的,而不是揮揮衣袖,用「下台負責」來規避該負的責任,又有何責任心可言?一國行政首長態度如此,執政自然也難以有好表現。 就是這樣因循苟且的態度,讓台灣經濟陷入惡性循環而不得解,如果官員執政不力,負責的方式是真的付出代價,例如面對刑責或退休金減少等等實際對他有傷害的事情,相信做起事來會更認真,但我也知道,這樣一來,可能就找不到人當官了。 ※理財周刊80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隨身變!新、舊經濟板塊 乾坤大挪移 ◎洪寶山發行人語>下台是負責?還是卸責? ◎CEO專訪>F-紅馬來台IPO 川崎貴聖志在大中華市場 ◎楚狂人論壇>台灣高股息 現在可以投資嗎? ◎理財我最大>牛、羊運勢旺!猴年投資理財 陳冠宇教你如何趨吉避凶 ◎產業追蹤>搶節能商機 台廠海外建太陽能電廠 ◎兩岸互聯網觀察>世界互聯網大會揭示 中國互聯網2016年5大方向 ◎呂佳霖箱波均>鑑往知來箱波均─加權年線保衛戰 ◎陸股脈動>中國力求軟著陸 樂觀保健市場大躍進 ◎房地產會客室>2016年新總統 房市U型盤整軌跡不變 ◎李永年獅公開講>大時代的主力故事-江山代有才人出之阿丁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804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