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03月份  第812期之四 長榮集團爭產互鬥 內傷不輕愛護長榮集團的投資人注意了,張榮發身後爭產奪權越演越烈,經營層換人、海外查帳陸續上演,面對一波波衝擊,集團相關個股是否禁得起考驗? 文.劉羽騰 ![]() 長榮集團爭產風波引起滿城風雨,張國煒不只總裁當不成,就連長榮航空董事長的位置也被摘掉,究竟長榮集團的接班內鬥,與這位在航空業唯一兼機師的董事長被迫解職,會不會對長榮航空或長榮集團營運造成負面衝擊呢?
爭產內鬥 投資人權益誰來關心自從長榮集團創辦人過世後,集團總裁繼承權爭奪戰就無止無休,張國華宣布廢除集團管理總部後,張國煒繼承權視同被剝奪,爾後不到一個月期間,其在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法人代表一職,也遭到撤換。此外,該集團旗下長榮航甚至以安全為由,要求張國煒停止機師職務,讓外界感覺長榮集團大房有趕盡殺絕的意味,甚至為了內鬥,連投資人權益或外界觀感,都暫時擺在一邊。 張國煒在接班爭奪戰中慘遭滑鐵盧,其持有長榮航空股權約有11.45%,遠低於張國華所能掌握的31.96%。張國煒遭停飛後向媒體表示,不會有復仇計畫,連身邊老臣也透露,張國煒的最佳選擇是先韜光養晦,當個快樂的大股東。但是,張國煒是否就此偃旗息鼓,不再與大房抗衡,以張國煒過去所展現的霸氣與風格,恐怕不會從此甘於平淡,屆時會不會設局反撲,恐怕讓市場一直會惴惴難安。 由於張國煒在擔任長榮航空董事長期間表現不錯,因此外資分析師表示,長榮航空這一次突然走馬換將,外資會想要重新摸清新任長榮航董事長林寶水所帶領的經營團隊,會與張國煒時代有何不同?新機採購策略與新航線拓展,會不會因此出現變卦?
長榮航空未來營運展望備受關注長榮集團現任發言人柯金成表示,新經營團隊考量前董事長張國煒對航空領域相當專業,因而張國煒任內的新機採購,以及北美航線市場布局、新航線規畫等營運方針不會改變,仍照原計畫進行,這意謂著張國煒時代所制定2020年總機隊規模達一百架的計畫,可望持續進行,包含預計向波音採購787-10機型二十架;還有六架採用選擇權的方式,其中,787-9機型四架、777-300 ER會有二架,這次總採購的新機將達二十六架,採購金額以787型牌價計算,金額超過八十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二千六百億元。 2600億新台幣新機採購案,預定在2020年完成,若是分拆成四年還本,平均每年多負擔650億,平均每月負擔55億。而2013年長榮航空營收1240億,利息費用16.63億;2014年營收1330億,利息費用16.36億。 按照張國煒的原定計畫評估,未來長榮航空的新財源在於拓展美洲客運線,長榮航空財報顯示,2013年美洲線客運營收二百六十八億,載客人數約一百二十三萬人;2014年美洲線客運營收二百八十八億,載客人數約一百三十七萬人。如此一來,若單以美洲客運線的營收來還本,將消耗未來十二年美洲客運線營收。 至於長榮航空未來獲利是否受到影響?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長榮航空已連續四年未配股配息,而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的下探是否會降低長榮航空營運成本,而提升獲利空間,還待長榮集團給個答案。 何況,去年十一月十二日,正值布蘭特原油現貨價格跌破五十美元 ※理財周刊81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資金行情接力賽 ◎洪寶山發行人語>土壤液化危及房市? ◎理財我最大>房市冷租屋夯!包租公律師蔡志雄 傳授穩穩賺訣竅 ◎與孫慶龍有約>葛林布雷指標企業─中壽 ◎新聞熱線>長榮集團爭產互鬥 內傷不輕 ◎產業追蹤>電動車展四月登場 台供應鏈樂透 ◎房地產會客室>都更難 柯P何時繳「公辦都更」成績單 ◎呂佳霖箱波均>期股權勝箱波均─級數劃分的重要 ◎楚狂人論壇>掌握輪動節奏 拉回找接棒飆股 ◎健康你我他>預防流感 70%免疫系統在腸道 ◎保險短波>台壽推出TOP Channel新聞台APP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812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