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廣播公司-

105年05月份  第820期之七

機器人巨頭搶進大陸 台廠急起直追 

文.洪寶山

  比較蔡英文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與中國「十三五規劃之中國製造2025」的七大戰略產業,幾乎每個項目都與科技脫離不了關係,這些項目雖然各自獨立,實際上多半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而蔡英文「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中的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更是與「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機器人、新能源及生物醫藥相呼應,因此我們將針對這三個項目,分三期為讀者做簡要的介紹。

  蔡英文在競選期間的政策記者會中表示,打造中台灣為「智慧機械之都」為其「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其中一個項目,而要打造「智慧機械之都」,就要做到「機械產業智慧化」,按照記者會簡報資料所示,就是「在機械中加裝感測、通訊或運算單元,讓機械得以因應不同條件變化做出適當應變,同時讓所有機械連上網路。」也就是說要建立智慧工廠,進行智慧生產。

  

發展智慧機械關鍵 機器人當紅

  蔡英文團隊規劃發展「智慧機械」的原因在於:「先進國家正在進行工業4.0革命,台灣也必須提升競爭力……,台灣同樣面臨勞動力短缺,以及節能環保的挑戰」,也就是說,台灣需要靠發展智慧機械來提升精密機械工業的產值與產能,同時透過智慧工廠來降低人力的使用,以及透過智慧生產來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工業4.0」這個名詞近來非常熱門,是德國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一項政策,目標是要提升製造業的電腦化、數位化和智慧化,也有人稱其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而要達到工業4.0,最重要的就是機器人與物聯網的結合。被外界喻為「中國版工業4.0」的「中國製造2025」更是直接將機器人列為七大戰略產業之一,以因應其人口紅利下降,及勞工工資上漲的壓力。

  既然機器人是發展智慧機械的關鍵,我們就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本期介紹的重點。機器人大致可以分為工業型及服務型兩種,再細分還可以分為農業型、救災型、探測型、醫療型等等,目前全球機器人的生產及使用是以工業型機器人為主,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統計,工業型機器人產值占整體六成,但預估到2020年,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規模會大於工業型機器人。

  工業型機器人主要使用國家為日、美、韓、德、中五國。日本在1980年代成功發展工業型機器人後帶動其製造業發展,美國因而效法日本鼓勵工業界使用機器人。2008年金融海嘯後,韓國透過機器人的應用為3C及汽車產業開創新局,隨後是德國於2013年推出「工業4.0」以及2015五年中國公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全都是以發展智慧生產為目標。

  

照護型、醫療型機器人需求大

  以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來看,2014年日、德製造業的機器人密度約在每萬人三百台,韓國更是接近每萬人五百台,反觀中國卻只有約每萬人三十六台,比全球平均每萬人六十六台還低。

  雖然數字明顯偏低,但也顯示其未來的成長性(中國計畫在2020年達到每萬人110台),以至於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日本的FANUC、Yaskawa、瑞典的ABB以及德國的KUKA紛紛搶進中國市場。

  鑑於全球人口老化快速,預期未來對照護型及醫療型機器人會有龐大需求。像是軟體銀行、鴻海及阿里巴巴合作的照護型機器人「Pepper」,開放申購就創下一分鐘售完一千部的紀錄。而日本Cyberdyne開發「HAL」,看起來像是從腰部延伸到腳掌的白色大腿骨,是一款可以幫助殘疾人士、年邁老人或肌肉萎縮患者重新站起來的醫療型機器人,將會為人類帶來很大的幫助。

  台灣2006年才開始投入推動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在產、官、學界合作下,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的技術急起直追,目前有鴻海、上銀、台達電、亞德、研華、凌華、樺漢、艾訊等大廠投入機器人零組件生產及系統開發,且近年來已打進國際大廠供應鏈,預計在這一波機器人熱潮中,台灣廠商並不會缺席。

  

蔡英文五大創新研發計畫  

  準總統蔡英文於競選期間,以「全球市場未來潮流」及「台灣下個世代的需要」為目標,提出打造「綠能研發中心」、「國防產業聚落」、「生技產業聚落」、「亞洲矽谷計畫」和「智慧精密機械聚落」計畫。

  

中國十三五規劃  

  2014年4月啟動編製,2015年底公布,是中國自1953年以來推出的第13個五年規劃,內容訂定2016~2020年的國家發展方向。規劃內容包含七大政策,其中的「中國製造2025」制定未來十年中國工業的發展方向,希望透過傳統製造業的全面升級轉型,於2025年躋身工業強國之列。

※理財周刊820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再一次財富重分配 板塊大挪移

◎理財我最大>投資走向國際化 廖麟鑫傳授投資海外房產三字訣

◎洪寶山發行人語>春燕聲聲喚--蔡英文的5大創新產業計畫

◎房地產會客室>從信義房屋(9940)看台灣房市景氣!!

◎專訪立法委員黃國昌>鄉民之神黃國昌 十四項主張使命必達

◎陸股脈動>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幕倒數 帶動市場商機

◎楚狂人論壇>台股跌破所有均線 搶反彈小心中槍

◎產業分析>機器人巨頭搶進大陸 台廠急起直追

◎會計師談理財>除權息旺季來臨!我該賣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

◎林修鋒當沖與騙線>當沖八法第三招:跳空守三,順勢再攻

◎健康你我他>關節炎,30歲就開始預防!陽明生醫教你如何強化筋骨關節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820 期
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第一篇  上一篇(31)第32篇 / 共76篇下一篇(33)  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