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05月份  第820期之八 除權息旺季來臨!我該賣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股東會旺季慢慢到了尾聲。到底要出脫股票呢?還是要續抱參與除權息?是很多投資人想要問的問題,該怎麼做,讓筆者分析給你看看。 文.莊世金 ![]() 股東會旺季已到尾聲,大概每檔股票發多少股利、發多少現金多少股票、何時發股利、除權息參考價是多少等等的資訊,也會慢慢浮上檯面讓投資大眾瞭解。 到底參與除權息會不會賺多一點? 張三是股票進出的大戶,以前常會注意除權息的日期,因為除權息時,戶頭雖然多了股息,但股價也減少了,若是沒有填權填息,口袋裡的錢實質上也沒有增加。舉張三的例子來說明吧,張三持有一檔日月光,除權息前參考價是三十元,除權息後參考價是二十七元,公司預計配三元,其中要除權的股票股利一元,要除息的現金股利是二元,股利殖利率為10%(三月三十日),收到股利後市場就會開始填權息行情,運氣好漲回三十元價位,股利就是多賺的。若是不參加除權息,可以在除權息基準日前以三十元賣出,等到除權息基準日當天再以二十七元買進,實質上也有拿到股利的效果,而且也可以享受填權息的行情。
除權息要負擔的稅負要不要跟著領除權息的股利,可能要考慮這檔股利殖利率(類似投資報酬率)高不高,可能要負擔股利因此而產生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還要負擔股利而多產生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大約1.91%),天呀!真是中華民國「萬萬稅」。 稅法上有兩稅合一制度,簡單說股利透過計算股東可扣抵稅額之比率,將是公司繳的所得稅,退給個人去抵個人的綜合所得稅,股東可扣抵稅額越高,可以退的稅越多。但104年開始,財政部就修改了法令推出財政健全方案(回饋稅制度),使可扣抵稅額減半發放,股票族可取得的抵稅權利就變得更少了。
邊際稅率的分析案例條件下,大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個人所得稅各級距下,只有適用5%級距的人且拿到10.53%以上的高稅額扣抵比率,才有可能享受到在兩稅合一下,公司幫忙繳的所得稅,個人還可以額外退稅的福利。若是低於此一比率,可能要考慮多吐一點股利來付隔年的綜合所得稅,預期會拿到的股利殖利率也會因而減損,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實務上在經營股票的人也會用公司組織來操作股票,採用公司組織及採用個人名義買賣股票。 莊世金 現職:萬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 學歷:政治大學法律系 ※理財周刊820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再一次財富重分配 板塊大挪移 ◎理財我最大>投資走向國際化 廖麟鑫傳授投資海外房產三字訣 ◎洪寶山發行人語>春燕聲聲喚--蔡英文的5大創新產業計畫 ◎房地產會客室>從信義房屋(9940)看台灣房市景氣!! ◎專訪立法委員黃國昌>鄉民之神黃國昌 十四項主張使命必達 ◎陸股脈動>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幕倒數 帶動市場商機 ◎楚狂人論壇>台股跌破所有均線 搶反彈小心中槍 ◎產業分析>機器人巨頭搶進大陸 台廠急起直追 ◎會計師談理財>除權息旺季來臨!我該賣股票還是參與除權息? ◎林修鋒當沖與騙線>當沖八法第三招:跳空守三,順勢再攻 ◎健康你我他>關節炎,30歲就開始預防!陽明生醫教你如何強化筋骨關節力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82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