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06月份  第827期之二 簡約樸實 解讀英國脫歐文.馬凱 ![]() 三國演義的開場白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聽起來言之成理,但罕有人深究其所以然。英國脫歐,亦有人如此解讀,倒可以仔細探究其中的道理。 第一個原因,人性中原本就存在一個矛盾:我們喜歡自由,要隨心所欲各展所長;卻又厭惡不平,無法忍受人有而我無。追求自由,高喊「不自由,毋寧死」;但當一部分人吃香喝辣,擁有較多資源,又高舉公平大纛,要求公權力以繁瑣的干涉消除不平。 因而人類在過去兩百多年,先有爭取自由的法國大革命與歌頌自由的亞當斯密「國富論」,讓經濟快速發展;隨即有社會主義及共產革命,以公權力謀求分配公平;又見鼓吹自由的奧國學派與雷根、柴契爾夫人的民營化、自由化。 另一個原因是,樸實地由市場機制決定資源配置、調和個人選擇,是成本最低的經濟運轉模式。但卻為了攫取更多利益,而設下種種保護主義壁壘想要自己多得、他人少取,反而損及貿易利益,眾皆受害。於是乃設法整合部分國家形成幫派,擴大保護的範圍,內部成員相互去除貿易壁壘而共享利益。然而成員不斷增加、組織愈形龐大,行政成本即不斷升高,內部的規範也日益複雜。久之,加入幫派的利益反不如脫離幫派自由自在,就合久而分。 英國脫歐應是兩者交錯而成。一開始放棄部分自由加入歐盟,是為了享受貨品、勞務、人員在更大範圍自由流動所產生的經濟利益;也因歐盟的壯大而增強了對盟外國家的折衝力量,獲得更大的貿易優勢。但愈來愈多貧窮的歐盟成員與難民自由進入英國,擔當中下層工作,讓面對激烈競爭的中下層英國國民感覺不平,要求關閉大門。 另一方面,歐盟已超越了盟內自由貿易的境界,一步步化簡為繁,走向政治整合;不僅英國負擔加重,而且在司法、財政、社會福利等方面的自主權不斷受到侵蝕。這些代價日益升高,抵消英國從盟內貿易獲致的利益。 因而多數英國人民選擇跳出此一複雜政治、經濟共同體,回歸自由而簡約的市場機制;擺脫繁瑣複雜的幫派規範,直截了當地與各國自在往來。或許得到英國的臂助,所有國家有朝一日都可以突破幫派的制約,共同形成一個自由貿易的大市場。 ※理財周刊827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英國脫歐衝擊 受害、受惠股大揭露 ◎洪寶山發行人語>無知是最大的風險 ◎馬凱財金觀察>簡約樸實 解讀英國脫歐 ◎莊孟翰會客室>幫柯市長抓社宅藥方 可從社子島找地 ◎陸股脈動>健康醫療大數據 進入加速發展期 ◎投資報報>微星、F-豐祥、元黃金、深100後勢看漲 ◎黃勇文台股印鈔機>廣積、奇力新 營運展望樂觀 ◎洪一均飆股擒拿>高頻無線傳輸需求增 5G概念股伺機而動 ◎林修鋒當沖與騙線>當沖八法第七招:日出東方,買漲晨星 ◎金融櫥窗>台灣投資人心態矛盾 既想保本又想賺錢 ◎理財我最大>以房養老 徐佳馨教你聰明買賣房地產 樂享晚年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827 期
|